
安世半导体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现在算是暂时好了结。安世中国刚刚发公告,说会如期继续履行和欧洲那些大厂的合同,但有个条件必须得保证——那就是以后的芯片交易结算,必须一律用人民币支付!这次,荷兰可能无意中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一步步向前迈大了一大步。
人民币国际化这个事儿,其实是国家十几年前就一直在强调的战略目标,可一直成效嘛,效果一直平平。那到底啥叫国际化呢?简单来说,比如你出国的话,只有一种货币可用,你会选哪种?相信不少人脑海里第一反应的,肯定还是美元吧。
对的,美元几乎成了全球的通用货币。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街头的小贩,只要能确认真伪,很多商户估计也是愿意收美元的。
虽说国内的体系不一样,但美元握在手里基本上不用担心,这个“不愁”其实就是国际化的关键。为什么人民币推广得这么慢?归根到底,能花的钱太少了。除去跟我国相关的贸易结算之外,几乎找不到在哪用人民币消费。
说到去银行换钱,每家公司都是有限额的,一年内用完这个额度就不能再换了。超过了就没法兑换了,还花不出去,那人民币不是白放着了吗?
安世中国这份公告,毫无疑问帮了大忙。欧洲那些车企啊,非常依赖中国提供的芯片,一公布,像宝马、奔驰啥的立刻都签了合同。至于还没签的,不是犹豫,而是在找钱——毕竟他们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不大,一时间手头没那么多人民币,所以都在紧急筹资金。这事儿一出,直接产生了两大影响——第一,未来人民币换取的渠道又多了。
要是其他公司,今年银行的兑换额度用完了,手里的人民币完全可以拿去跟这些车企换。他们本来就打算和中国进行中长期的贸易交易,肯定会大量接收人民币。再说了,欧洲汽车行业的规模也挺大的,已经足够支撑起一个小型的兑换市场了。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
10倍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