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恰逢中国电影博物馆落成20周年。为深入挖掘阐释中国电影的发展成就,充分彰显中国电影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10月20日上午,《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数字影像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隆重开幕。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洲,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龚波,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原中国电影博物馆布展领导小组组长刘建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电影艺术家、著名导演肖桂云,以及来自电影机构、电影行业协会、博物馆界的代表、著名电影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电影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首都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师生、中国电影博物馆战略合作单位代表、布展单位代表,以及中国电影博物馆志愿者和观众代表等近260位嘉宾和影迷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霍志静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电影工作者潜心创作、辛勤耕耘,推出了一大批立足人民立场、回应时代关切的优秀作品。这些精品佳作不仅为亿万人民奋进新时代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电影事业与产业活力迸发,电影科技研发、公共服务与国际交流合作蓬勃开展,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中国电影创出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阔步迈向电影强国的新征程。这样的电影盛世,值得我们由衷礼赞与深情纪念。本次展览紧扣“人民”与“时代”两大主题,系统梳理并精彩呈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首都北京在中国电影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电影博物馆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展开剩余73%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影博物馆是中国电影发展成就的记录者、阐释者和传播者,我们把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作为全馆最重要的工作,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与馆基本陈列《百年历程 世纪辉煌》共同构成当下最完整的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览体系,本次展览以“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为主题,在政策法规、艺术创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交流合作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展览形式上着力凸显“与时代共进”,生动体现科技成果在电影领域的创新运用,旨在引导观众感悟中国电影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电影人的赤诚初心,鼓舞人民在新征程上继续自信自强、砥砺前行。我们一方面积极履行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职责,将展览的数字资源无偿提供给23家成员单位,指导和支持他们在所在的城市举办专题展;另一方面,我们还将推动展览走进马来西亚、泰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展示中国电影新成就和文化建设新气象。
开幕式上,中国电影博物馆向鼎力支持本次展览、捐赠珍贵藏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政治部副主任夏平将军、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大碗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壹同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14家捐赠方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向展览合作方央视网、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颁发了纪念证书。
最后,与会嘉宾代表共同为《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及《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数字影像展》启幕。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始终与时代同频,广大电影工作者紧扣人民奋斗的脉搏,创作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中国电影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全面、深入、生动地记录了进入新时代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稳步迈向电影强国的辉煌历程和中国电影人以匠心耕耘时代、以光影书写历史的感人故事,该展览也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原有基本陈列《百年历程 世纪辉煌——中国电影1905-2005》的延续,完整地呈现了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发展历程。
该展览从“电影创作繁荣发展、电影产业提质升级、电影科技日新月异、公共服务惠及民生、光影出海交流互鉴”五个章节,聚焦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区展示空间近2030平米,展线长度460延米,涉及影片170余部,展藏品300余件,多媒体视频361分钟。展览藏品数量与质量并重,陈凯歌导演在《志愿军》系列电影中的文字分镜头手稿,张艺谋导演签名的《狙击手》剧本,《红海行动》原型、也门撤侨行动中海军547军舰悬挂的军旗和总指挥官夏平将军下达作战命令计时用的手表,《第二十条》中韩明在法庭上穿着的检察官制服,《我本是高山》中张桂梅的服装《我们一起摇太阳》中凌敏和吕途的服饰,《热辣滚烫》中杜乐莹使用的拳击服和拳击手套、《长安三万里》《深海》《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的美术设计稿等新时代电影藏品都是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还有很多藏品因场地有限,将在后续展览中进行不定期替换。
展览中的互动设计,更是融合了新时代最新技术,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电影级体验。依托影视特效机械仿生技术的奶牛熊“影宝”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实现与观众面对面的表情模仿与零距离互动;《流浪地球》设计师亲自设计的“中国行星探索车”,从秦铜车马中汲取灵感,让星际探索与千年文明巧妙相连;舞剧《只此青绿》的电影场景还原和电影美术展示,让《千里江山图》“活”了起来,尽显宋风雅韵与青绿之美;占地近百平米的沉浸式球幕视听空间,为观众带来《哪吒之魔童闹海》《长安三万里》《深海》《大圣归来》等中国现代动画电影的震撼画面。还有LED虚拟拍摄棚、AI换脸变装等近20处沉浸式互动体验,全景展示了中国电影在科技赋能下的创新活力与文化魅力。
此外,在馆中央圆厅同步推出的四屏联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数字展》,依托冬奥大屏,运用裸眼3D、AIGC等技术,以一张承载着中国电影120年光影梦的电影票为线索,从不同年代观众的第一视角出发,融入年代特色、标志性的电影场景,打开每一个时代的电影记忆,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电影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
据了解,《为人民抒怀 为时代放歌——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和《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数字影像展》将长年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10月20日下午,中国电影博物馆还举办了《中国电影二十年发展回顾与未来愿景(2005-2025)》学术沙龙,公开发布新书《新世纪 新时代——中国电影廿年(2005-2025)》,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电影科研所、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围绕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实践经验,从思想引领、艺术创造、产业格局、科技赋能与国际交流等维度,全面探讨中国电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彰显独特价值与时代担当。
据了解,中国电影博物馆从2023年起就着手筹划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系列活动,除展览之外,中国电影博物馆在今年开年启动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系列放映活动”,精选了120部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优秀国产影片线上线下公益放映,陆续发布电影史和电影藏品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在国内多地和多个国家举办主题巡展、电影大课等一系列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持续营造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浓郁氛围,展现我国电影发展新成就和文化建设新气象,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感悟中国电影人情怀追求和使命担当的同时,不断激发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力量。(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
发布于:北京市10倍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